运动性血尿 指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,出现一过性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,运动中止后,血尿迅速消失,一般不超过3天,预后良好,对身体健康无影响。 运动性血尿可能与运动强度过大、运动量增加过快,引起身体机能情况下降有关,它经过各项检查找不到其他异常的变化及原因。 任何一例运动后血尿,均应作仔细检查,只有排除因全身性疾患、泌尿系病变、泌尿系附近器官的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血尿后,又符合运动性血尿的特点者才能诊断为运动性血尿,切忌把具有病理改变的运动后诱发的血尿当作运动性血尿,延误治疗。 如果在活动、行走后出现血尿,休息后即可消失,可能为肾下垂而非运动性血尿。 非泌尿系统原因的血尿 有时出现血尿不一定都是泌尿系统疾病,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尿。 急性阑尾炎、女性盆腔器官发炎、直肠癌、结肠癌、宫颈癌、卵巢恶性肿瘤等都可能侵犯泌尿系统而引起血尿 ;维生素C、维生素K缺乏症可引起血尿,血液病如白血病、血友病等均可引起血尿,但是多伴有黏膜出血点、消化道出血、贫血等全身其他症状。 有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血尿,如环磷酰胺、别嘌呤醇、肝素以及双香豆素等。 特发性血尿 绝大多数血尿都能找到原因或诱因,也有少数病人经反复检查原因仍不明,这称为特发性血尿。 其病因可能是由于病变范围较小查找不到,另一方面,也可能是目前医疗手段还不够先进,不能解释此类血尿的原因。 并非血尿的“血尿” 还有一些症状类似于血尿而并非血尿:有些药物可能使尿液呈红色或褐色,如大黄、利福平、四环素族、酚酞、酚红等,应注意鉴别;如果前尿道外伤或病变出血,血液自尿道口滴出,称为尿道滴血,而非血尿。 一旦发现血尿,不管是肉眼血尿还是镜下血尿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,抓紧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,以免延误治疗时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