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医网 > 疾病频道 > 肾病综合征 > 正文

9成糖肾病患者不知自己患病

3月31日 14:45 来源:39健康网

流行病学调查:9成患者不知自己得病

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,群众饮食条件的改善,“吃饱”早已经不再是居民的首要饮食目标,“吃好”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。正因为大量食品的丰富营养,中国人口中的肥胖人数不断增长,随之而来的糖尿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尿酸等疾病也是一路水涨船高。

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余学清教授介绍,业内对糖尿病患者数量曾有过一个估算,大概在3000万左右,但是,根据临床推算,这个数字只能算是低谷时期的数据,实际患者患者人数可能远远超出。

肾脏损害和高血压都是糖尿病的常见伴生疾病,有数据显示,慢性肾脏病的病人,60%以上都有高血压,到了肾脏损害的阶段,可以达到80%,到了终末期肾衰竭,90%都有。而同样,超过50%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脏问题。糖尿病的出现会使得肾脏代谢压力增大,肾脏受损,肾脏受损继而导致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下降,为达到治疗效果,只能加大药量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。

但是,最关键的问题在于,大部分的患者在症状显现之前根本没有察觉,等到肾脏受损,病情已经加重,无法根治或者逆转,只能进行减缓性治疗。
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调查组在广州做过流行病学调查,涉及50多万人,调查结果显示:广东地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是12..%,发病率是非常高的。而且,有肾脏病的这些病人,知道自己有问题的不到10%,广东地区仅为9.3%,90%以上的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,因此,更需要宣传,对肾脏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。

未发生白蛋白尿 肾脏损害可以逆转

余学清教授坦言: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在白蛋白尿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现肾脏问题,肾脏损害并非不可避免,甚至有可能逆转,治愈对肾脏的危害。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对糖尿病性肾病的了解,很少有人主动检查,直到对肾脏的危害十分严重时才会主动就诊。

为什么糖尿病性肾病初期这么难以发现?据余学清教授介绍:人体的肾脏都有着很强的能力储备,当人体的肾脏功能受损50%以下时,人体是不会察觉的。但是糖尿病性肾病对肾脏的损害是循序渐进的,当出现大量白蛋白尿的时候,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就无法避免,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,减小糖尿病对肾病的伤害。对于已经造成的损害,则无法逆转。

我国目前的糖尿病发病率很高,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,数量大,这些人群10到15年以后,发展到糖尿病性肾病,肾衰竭、尿毒症的几率就会相应增加。实际上,现在中国,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的比率是15%左右,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透析的比例大概占到20%,在欧美国家,基本占到40%。如果能够早期发现,避免透析,治疗费用将最少节省80%到90%!

透析,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,将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和金钱,严重干扰正常的生活秩序,导致日常节奏被打乱。以血液透析为例,患者每周需要往返医院2到3次,每次2到3个小时,一年下来,仅仅透析费用就高达6到8万,还不包括药费、路费、误工等等情况。

尿检一次 可查肾病真相

既然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挽救肾脏,普通糖尿病患者又需要哪些检查,才能够发现是否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情况呢?

余学清教授介绍到:目前对糖尿病肾病的检测,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,就是到各大医院进行一次尿检,检查是否出现白蛋白尿即可。如果在家中,可以到药店购买专用试纸,选用晨尿测试即可,虽然有可能因为感冒、过度疲倦等等原因造成极少量的假阳,但是总体上的可靠性还是很高的。如果能够通过试纸测试,基本上肾脏就没有什么问题了。

而对于普通职工来说,入职体检中的尿检一项则绝对不能节省。余学清教授透露,目前,尿检的费用普遍较低,即使自费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价格也不过32元,完全能够承担。

糖尿病患者 如何保护肾脏

对于糖尿病患者,如何保护自己的肾脏,余学清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:

首先,要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血样,高热量,高脂肪的食物尽量不吃,而一些应酬较多、吃饭较多、运动较少的职业则要注意控制饮食,抽空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锻炼、小运动,燃烧多余的热量,而且必须长时间坚持。

其次,一定要在糖尿病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饮食,必须严格和长期执行。饮食治疗,既有利于减轻体重,改善高血糖及脂代谢紊乱,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等。饮食治疗包括制定总热量、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蛋白质和脂肪比例等。

最后,则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。促进胰岛素分泌剂。磺脲类:有甲磺丁脲,格列苯脲,格列吡嗪,格列喹酮等。特点:患者体内要有30%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组织,降糖作用显著、持久,但易出现低血糖。格列奈类:有瑞格列奈,那格列奈等。特点:作用快,持续时间短,主要降餐后血糖。双胍类:二甲双胍。特点:降糖的同时可减轻体重,是Ⅱ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第一线用药。

胰岛素治疗。胰岛素无论是治疗Ⅰ型糖尿病还是Ⅱ型糖尿病都是行之有效的。每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必须要对自己使用的胰岛素类型、特点加以了解,并且使用方法正确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作用。

[责任编辑:潘东波]

常见疾病问题

就医导诊

找最好的医院
找附近的医院
查疾病 - 查症状 - 查药品 - 检查查询 - 妇科 - 男科 - 皮肤病 - 性病 - 眼病 - 口腔病 - 耳鼻喉疾病 - 肾病 - 传染病 - 精神心理病 - 肿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