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医网 > 疾病频道 > 慢性肾衰 > 正文

慢性肾衰病人饮食上的误区

12月25日 16:27 来源:家庭医生

素食可减轻肾脏负担 

  慢性肾衰患者由于肾脏代谢能力下降,体内主要毒素如尿素、肌酐等在体内积聚,造成对身体的损害。而这些毒素均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,因此慢性肾衰病人应强调优质蛋白饮食。可有的病人因此长期素食,害怕吃动物蛋白,认为素食不含蛋白质。实际上这是对食物蛋白质的误解。 

  食物蛋白质来自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方面。虽然大多数植物蛋白质含量较动物蛋白质含量低,但日常主食如大米、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8%~9%,豆类及豆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0%以上,同时植物性蛋白含非必需氨基酸大于50%,含必需氨基酸少,且含钾高,因此不适合慢性肾衰患者。而动物性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大于50%,且含钾低,适宜于慢性肾衰病人。 

  因此,慢性肾衰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性蛋白质,如牛奶、鸡蛋、鱼肉,要适当控制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,不宜选用植物蛋白如豆浆和豆腐等豆类及豆制品。但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有所控制,每日摄入蛋白质的量可根据自己的血肌酐水平粗略估计。总之,慢性肾衰病人必须清楚,优质低蛋白饮食不等于素食,素食并不能减轻肾脏负担。 

饥饿疗法可保护肾功能 

  慢性肾衰患者强调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同时,还须保证足够热量的供给,即保证机体有足够的能量供应,减少内源性蛋白质的分解,从而减轻氮质血症。人们一般以糖作为热量供应的重要来源,大多数慢性肾衰病人每日主食量应控制在250~300克以下,尽量选用淀粉、澄面、藕粉、甘薯、蜂蜜、白糖、植物油代替部分主食如大米、面粉等。 

  在临床上由于对慢性肾衰病人饮食的过分强调,以及病人对动物蛋白的误解,以至部分病人采取所谓 “饥饿疗法”。由于主食和动物蛋白质受到过分限制,病人往往营养不良。由于慢性肾衰病人营养不良的现象十分普遍,再加上饥饿疗法,更加重了营养不良,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和低蛋白血症,且容易合并感染,加重病情,导致肾功能恶化。因此,饥饿疗法并不能保护肾功能,慢性肾衰病人切不可“以身试法”。 

多喝 “骨头汤”能补钙强身 

  李先生患慢性肾衰已两年多,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,病情稳定,血肌酐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。李先生的太太听说常喝骨头汤能补钙强身,对于慢性肾衰病人的低钙有好处,于是隔三差五就买些排骨熬汤给李先生喝。最近李先生到医院一检查,不但低钙未能纠正,而且血肌酐还有所上升,肾功能损害有所加重。我开玩笑说: “看来李太太好心办了坏事。” 

  原来慢性肾衰患者多伴有钙、磷代谢失调,表现为低钙高磷血症。由于恶心呕吐、食欲差、进食量少等原因导致钙的摄入不足,同时,由于消化道功能受到影响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,使钙在肠内吸收减少,病人常表现为低钙,同时,由于肾功能受损,排出磷的能力降低,且内分泌紊乱,因此病人存在高磷状态。 

  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磷,喝骨头汤摄入了大量的磷,造成磷在体内蓄积,加重了高磷血症。实践证明,喝骨头汤不但改善不了钙缺乏,而且会由于血磷升高而加速肾功能损害。而低磷饮食可延缓肾功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肾性骨痛等,因此慢性肾衰患者宜低磷饮食。李先生和太太听了才恍然大悟。 

  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疗法大有学问,关键是在许可的范围内适当地选用食品,以减轻肾脏负担,保护肾功能,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,低磷、低盐、高热量。掌握 “吃”的学问,让幸福重新光临你和你的家庭! 

[责任编辑:王明明]

常见疾病问题

就医导诊

找最好的医院
找附近的医院
查疾病 - 查症状 - 查药品 - 检查查询 - 妇科 - 男科 - 皮肤病 - 性病 - 眼病 - 口腔病 - 耳鼻喉疾病 - 肾病 - 传染病 - 精神心理病 - 肿瘤